才下枝头,又上心头 ——黔东南职院吴格娥教授义务指导村民种植枇杷
刚刚过去的一个月,是革一人最忙碌又最高兴的日子。革一的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忙着采摘、销售枇杷。今年的枇杷才刚刚下完树,黔东南职院科技处处长、黔东南州科技特派员吴格娥教授又将指导村民进行枇杷管理的事情排上了日程。
6月18日,在台江县革一镇新江村,聚集了台江县各乡镇产业大户、致富带头人、已脱贫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还有革一镇新江村的枇杷种植户共70余人,大家都是来参加培训的。吴格娥教授早早地来到了约定的培训地点,把事先准亲自编印的彩色图文资料册发放给老百姓,通俗易懂地详细解说每一步操作。
“根据研究结果,克服革一枇杷大小年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就是要在枇杷采果后三周内施完采果肥,以保证今年秋天有足够量的花枝,从而为明年的高产打下基础。”吴格娥教授耐心细致地讲解着自己总结的“三部曲”,即施肥、修建、病虫害防治,以朴实的语言向大家传授各个步骤的技巧和要点,耐心细致,详尽周全。有些老百姓怕记不住,拿出手机全程录音。吴教授一边讲解,一边亲自示范,并邀请农户实际操作,自己再进行点评和总结。
完成了第一个点的培训,已经是正午十分。下午,大家来到了第二个培训点——新栽的白枇杷基地。在这个点,吴教授主要给老百姓讲解枇杷幼龄树管理技术。她把手地操作、面对面地讲授,每一处细节、每一个要点都事无巨细、倾囊相授。农户们听得认真仔细,在吴教授生动质朴的语言里,收获了不少种植知识,对于今年的枇杷管理更加有信心。
如今,枇杷已经改变了革一人的生活,并且从革一镇的主导产业上升为台江县的主导产业。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壮大产业发展,如何让革一枇杷走得更远,成为吴格娥教授思考的新问题。她始终牵挂着老百姓,牵挂着基层,始终愿意为乡村振兴无私奉献一己之力。
终审 :宣传部审核员
责任编辑: 【打印正文】